草嶺古道
回首頁下一頁上一頁

  草嶺古道橫貫於台北縣貢寮望遠坑與宜蘭大里之間,昔稱淡蘭古道,於清嘉慶年間興建。當時由
於山地屏障之故,北、宜間交通往返十分不便,所以有漳人望族開拓此一古道,後 經劉明燈率兵修築
過,至今山頂上仍留存有其書寫的「雄鎮蠻煙」碑及「虎字碑」
,甚具可看性。

  從大里上山的路較險峻,不妨選擇由貢寮登古道而上,走起
來比較輕鬆。到達大里後,可順遊背山面海,氣勢磅礡的天公廟
。台灣漢人的開發,是由南而北,由西而東依地形而進展。自台
北盆地溯基隆河而上,翻越三貂嶺與草嶺而後進入宜蘭的這條移
民路線,就是「淡蘭古道」。其中起自台北縣貢寮鄉遠望坑、迄
於宜蘭縣頭城鎮大里天公廟、約10公里長的草嶺段,則稱「草
嶺古道」。

  清代宜蘭對外交通十分不便,僅有草嶺古道是唯一官道,也
是維繫宜蘭地區發展的生命臍帶。羊腸小徑之中有石磴如梯,沿
途設有兵汛、驛站以保護行旅,後來歷經日人的拓寬、頭城鎮公
所的開路、及東北角管理處的重舖石板,於今已成為一條兼具知
性與感性的健行步道。這條古道古意盎然,1867年清代總兵劉明
燈 所題刻的「虎字碑」與「雄鎮蠻煙」摩碣,兀然聳立,為漢人
開蘭的艱辛,留下歷史的見 證。古樸的「跌死馬橋」、「福德祠」,還有啞口地勢所形成的植物林相,與霧漫風疾的特殊天候,都大有可觀。站在草嶺嶺頂,向東望去,眼界大開,方才明白宜蘭
                 為何古稱「別有天」。